焦卫〔2023〕45号 签 发 人:冯小亮
办理结果:A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10号提案的答复
白锦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提高农村人口防控意识和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目前,新冠疫情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人民群众对疫情防控有了新的认识,对人居环境有了更高要求,但农村仍是传染病防控和人居环境治理的薄弱地区,为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并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市卫生健康委和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市、县各级均成立了农村地区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工作专班,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专班组长,层层压实“四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聚焦四个方面,最大程度维护好农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是着力解决农村用药问题。由基层干部和村医组成的5413个送药小分队,为农村65岁以上老人、6岁以下儿童、困难群众超48万人上门送药。同时帮助本地药企加快生产,将药品资源优先下沉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养老院。二是着力解决农村看病问题。完善“医院+远程诊疗+村诊所+送药”救治体系,118家乡镇卫生院、2077家村卫生室发热诊室“应开尽开”,下沉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指导;充分发挥全市域120与12345、110、“焦我办”等平台作用,让群众尽快得到救治。三是着力加强重点人群服务。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1万台指夹式脉搏血氧仪,依托现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立重点人群“红黄绿”三级随访机制,免费提供上门血氧检测服务,及时发现潜在重症患者,最大程度降低重症感染率。四是着力加强农村地区防护。加强节假日期间农村地区科普宣传,做好返乡人员摸底排查,引导做好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倡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防疫习惯,科学防治、合理就医。
二、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今年1月份开始,在全市农村范围内持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护意识。一是践行卫生健康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河南省爱国卫生条例》《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自身健康管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和及时主动就医意识。二是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宣传单、宣传栏及新媒体等载体,发挥各方力量,创新推动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六进”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全面开展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病能力和文明健康素养。三是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宣传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勤俭节约和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坚持巩固好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分餐公筷、不食用野生动物等良好习惯,倡导减少非必要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共同营造讲文明、铸健康、守绿色、重环保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十四五”以来,我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环境监管,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入乡村振兴、“五星”支部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多项重点工作中,逐步健全运维机制,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加强运行监管。生态环境部门履行好监管职责,加强集中式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和出水口水质监管,不断提高运维和管理水平,确保正常运行的设施出水水质达标排放。二是督促问题整改。对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时反馈至县级政府,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坚持建管并重。持续督促相关县(市、区)区尽快落实运维管理机制,明确在运行维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得新建设施。截至2023年6月,全市1826个行政村共完成791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污水治理率为4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
四、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扎实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着力提升农村改厕质量和实效。一是科学确定改厕模式。根据城郊村、平原村、浅山区村、丘陵村等不同位置、不同地形,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进行改厕。如,黄河流域、水源保护区、中心村、城乡接合部、旅游风景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将厕所粪污并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经济条件较弱的平原地区村庄,鼓励整村或联户建设大三格化粪池,通过管网或人工抽粪的方式,将厕所粪污导入,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山区丘陵等缺水地区,采用双坑交替、草粉生态等改厕模式,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在其它地区,按照群众接受、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选择三格式、双瓮式等改厕模式。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市、区)通过卫生健康部门、乡镇医院、驻村医生加强卫生防疫知识宣传;各村聘请离任村干部、老党员组建卫生检查队伍,定期对农户厕所卫生状况进行检查,使群众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是加强后期管护。各乡镇(街道)组建了专职或社会化管理服务队伍,对户厕使用中损坏的配件及时维修,对村庄产生的粪污集中进行清运处理,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市共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36.2万户,全市卫生厕所累计达到48.5万户,普及率94.35%,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40.3万户,普及率78.44%。
五、有序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全市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按照“五有标准”“四个环节”和“一个目标”的总体要求,强化设施布局、构建长效机制,初步健全完善了一整套“县级政府主导+市场化企业运营管理+县乡村三级监督考核”的城乡垃圾一体化运营体系,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办法,保持了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村庄的治理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运行共投入7592.6万元,配备保洁车2080辆,垃圾收集桶(箱、池)95438个,大型垃圾运输车132辆,乡镇垃圾转运站110个,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场2个,保洁员6648名(保洁人员超过了标准2‰配备),生活垃圾转运量4.28万吨/月,陈年生活垃圾清理量0.07万吨/月,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自然村,有效治理率达到100%。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调研和总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经验做法,持续开展卫生和防疫知识宣教,创新“人防+技防”模式,精细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巩固扩大治理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实践中加快推进“健康焦作”“美丽焦作”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幸福指数。
再次感谢您对农村地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上述答复如有不尽如意的地方,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帮助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2023年7月27日
联系人:市卫健委胡明 联系电话:3569295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2023年7月27日印发